数学会考考哪些 数学会考考什么




一、河南省会考数学考试范围

1、经查阅辉县市人民政府发布数据称,数学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内容。

2、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二、数学会考有哪些公式需要记

1、勾股定理:三条直线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即a2+b2=c2。

2、余弦定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c2=a2+b2+abXcosC。

3、正弦定理:两条相交的直线所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sinA/a=sinB/b=sinC/C。

4、梯形公式:面积之和,即(a+b)h/2。

6、三角形面积公式:S=1/2XaXbXsinC。

7、抛物线面积公式:S=1/3XaXh2。

9、勾股变形定理:ac=a2+b2-2abcosC。

10、余切定理:tanA/a=tanB/b=tanC/c。

11、海伦公式:三角形内角a+b+c=180°,a2=b2+c2-2bccosA。

12、同余三角形定理:三角形内角A/a=B/b=C/c。

1、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科学,具有超越于具体科学之上、普遍适用的特征。

2、数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有用。

3、学数学有利于培养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会考考试科目有哪些呢

1、高一下学期会考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

2、语文、数学和英语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50分,其他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00分,考试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等级、分数呈现;不合格的比例不超过当次当科考生总数的2%,其他考生成绩均认定为合格。

3、高中会考文化科目一年开考两次,第一次安排在1月左右,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科目主要面向高二学生;第二次安排在6月左右,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6科主要面向高二考生。

4、考生如不参加春季高考招生,可不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当次当科考生总数98%以上的成绩可视为相应科目考试成绩合格。

5、高中会考,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6、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7、高中会考文化科目一年开考两次,第一次安排在1月左右,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科目主要面向高二学生;第二次安排在6月左右,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6科主要面向高二考生。

8、考生如不参加春季高考招生,可不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当次当科考生总数98%以上的成绩可视为相应科目考试成绩合格。

四、新课改高中数学会考考哪几本书

1、《高中数学必修1》,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A版》的简称)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材料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该书是高中数学学习阶段顺序必修的第一本教学辅助资料。

2、《高中数学A版必修2》,是2007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申怀。该书主要内容是认识空间图形,通过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把握,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高中数学必修3》,是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系列的第3本书籍,分为A、B两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主要内容是对算法,统计,概率知识的讲解与总结。

4、《高中数学必修4》,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新课标教材,必修系列中第4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 A版。

5、《高中数学必修5》,是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册教科书包括“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等三章内容。

高中数学主体内容是支撑整个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进入大学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点考的。

比如关于函数(含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和圆锥曲线、线面关系、数列、概率、导数等,把它们作为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来处理,要一个一个专题去落实,要通过对这些专题的复习向其他知识点引入。

五、数学会考考什么

高中数学会考范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 2”个

2、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3、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4、常用逻辑用语:或、且、非:充分必要条件

4、对数:(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2)1的对数等于0;(3)底的对数等于1;(4)积的对数、商的对数、幂的对数。

1、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差中项

3、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比中项

2、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辅助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解三角形

4、诱导公式: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