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问题)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问题

在经济繁荣时期,信贷市场迅速扩张,价格水平随之上升,市场就业机会明显增加,公众对未来的预期趋于乐观。

在社会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市场环境下,债务人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会主动扩大负债规模,而债权人出于收益最大化考虑也会不断提高其风险偏好,最终导致债务人的债务压力不断加重的同时,社会产能迅速扩张甚至出现严重过剩。

“投机性”融资

随着“投机性”融资的日益活跃,经济主体的未来收入仅能覆盖债务利息,本金偿还仍需要依靠滚动续期,为了按时偿还债务,投资主体有动机推动资产价格继续攀升,由此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宏观杠杆率高居不下,威胁着金融与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经济过热时期,资产价格在金融体系的各方推动下急剧上涨,过度乐观预期下的财富幻觉造成投资市场异常活跃,资产价格上升不再具有基本面支撑。

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巧妙的衍生金融产品,足以应对监管当局的相关政策条款,因而难以对其中的风险加以控制,投机型融资加速转变为“庞氏型”融资,资产价格泡沫之下蕴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政府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往往采取收紧银根或者提高利率等紧缩型宏观经济政策,促使经济主体被动降低投资热情,资产价格大面积快速下降。在此情形下,大量投机型债务人不能借助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来偿还到期债务,只能沦为“庞氏型”债务人,被迫通过不断抛售资产来履行偿付承诺,经济主体的债务负担迅速加大。

一旦资产价格出现全面下跌,市场将难以正常运转,由此迎来“明斯基时刻”。此时宏观经济将进一步衰退,陷入“债务—通货紧缩”的螺旋式恶性循环,债务违约风险逐渐演变成系统性风险,直至金融危机的爆发。

此后伴随着经济主体漫长而痛苦的金融去杠杆,物价水平下行至阶段性低位后逐步企稳,经济开始由萧条转向缓慢复苏,加杠杆行为与经济增长之间再次实现良性互动,开启下一轮经济周期。

从上述演变过程看,不同于主流经济学主张经济周期源自外部冲击的观点,明斯基认为经济周期源自内在波动,金融因素不仅会传播扩散经济波动,更是经济波动的源头,这也正是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核心思想。

金融不稳定假说与主流经济学除了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缘由存在分歧之外,在金融内生传导渠道与政府干预经济等方面的主张也有着明显差异。

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方面,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周期理论支持“货币中性论”、“证券中性论”等观点,以市场有效作为假设前提,认为当不存在市场摩擦时,仅实物冲击在经济周期运行中起作用。

与之相对的金融因素由于无法改善经济效率而不具有经济意义,因而未被纳入一般均衡理论及其模型框架中。

与之相反,明斯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生不稳定性导致宏观经济出现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即内生的金融因素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

政府干预经济

在政府干预经济方面,明斯基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提出了“大政府”和“大银行”的概念,强调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取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其中,“大政府”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恶化时采取逆周期财政政策(如降低税收、增加财政支出等)来为微观主体缓解困境。

“大银行”则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对金融市场实施救援行动,在出现危机或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中央银行通过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等方式向金融市场提供相对充裕的流动性,可以避免流动性断裂导致资产价格暴跌,缓解市场恐慌情绪。

明斯基进一步指出,虽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在短期内平稳经济波动,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金融不稳定性,长期需要金融监管等制度加以辅助。

主流经济学对于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货币政策可以由货币当局独立实施,而财政政策则需要经过政府审批,在面对经济恶化或者突发外部冲击时难以迅速应对,因而在研究过程中未将财政政策纳入考量。

同时,主流经济学也不赞成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主张,其理由是救援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但在实际救助过程中,中央银行有可能向管理不善的劣质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从而违背维护经济体系整体利益的初衷,增加道德风险。

总体来看,金融不稳定假说同时吸收了凯恩斯主义、费雪“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以及熊彼特“非常信用”理论的思想论述,承认金融因素的内生性与顺周期性。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显示出很强的解释力,能够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提供较好的分析思路,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现代经济周期的主流理论之一。

信贷周期理论

熊彼特“非常信用”理论将银行信用分为“正常信用”与“非常信用”,前者拥有商业票据贴现等信用保障,后者依据未来服务和计划生产货物向企业家提供资金支持,对于缓解社会流动资金紧张,焕发企业投资热情具有积极作用,明斯基关于银行信用扩张的论述与此类似。

信贷周期理论突破了信息完全对称的周期理论假设前提,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基于微观视角强调银行或企业的过度负债和外生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亚当·斯密于1776年最先拉开了货币信贷研究的序幕,简要讨论过信贷配给现象。1844年,图克提出的“货币数量论收入分配法”认为货币价格应不由货币数量解释,强调名义收入与信贷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后该观点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奠定了信贷周期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三十年代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信贷收缩和膨胀的交替运行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此后关于信贷周期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完善。凯恩斯在其1930年所撰写《货币论》中纳入多个新变量,指出投资率相对于储蓄率的差异会引起信贷周期波动。

1931年,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一书中提出“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过量将促使生产结构失调,即生产资源不足而投资过度,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该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信贷周期理论正式形成。

哈耶克强调在经济上升时期生产资源被充分利用,新创造出的货币会导致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出现差异,使得资本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大于自愿储蓄,生产者将借助银行信贷扩大资本品的生产规模,导致部分先前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生产要素被分配至资本品的生产。

随着银行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品价格过高,当局将采取适度的紧缩经济政策以控制信贷扩张,从而导致资本投资的高利润不再,转而推动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持续上涨。

一旦信用扩张被迫停止,会进一步加剧资本品和消费品价格的共同下跌,这不仅会导致资产销售价格下降,也会引起资产抵押价值萎缩,不利于经济平稳发展,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此外,哈耶克强调金融危机下物价水平的收缩会自发转变储蓄率的下降趋势,随着资本供给逐渐企稳恢复,宏观经济也将随之企稳复苏,此过程不需要国家进行干预。

由此可见,哈耶克从银行信贷角度解释了信贷周期现象,为后续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在此基础上,费雪于1933年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以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金融摩擦为切入点,强调债务是驱动经济周期性扩张与收缩的重要因素。

此后,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开始阐述“货币中性论”、“证券中性论”等相反论断,上述理论以市场有效作为假设前提,认为当不存在市场摩擦时,经济主体的最优化相机决策会推动市场达到均衡。

结语

总的来说,新古典经济学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之所以其能成为主流方法论,一是因为具备严谨的数理推导,二是源于纳入金融因素的复杂性,尚不具备将其纳入宏观经济理论框架的微观理论基础,而“货币中性”前提假设则能有效降低建模难度。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问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