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三胎?好,安排!”

这是人民海军发布的

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最后15秒的彩蛋。

此话一出,网友们纷纷推测,

我国航母要有三胎了?

从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到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再到如今网友纷纷猜测的“三胎”。

中国航母建造能力的不断提高,

正是海洋强国科技实力的象征。

但是,实现海洋强国

光有“航母护卫队”还不够。

保卫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一步都不能少!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不计其数的海洋人默默付出,

其中,最惹眼的当属大连理工大学。

研发战舰、勘探深海

造船掌舵、修港通贸

只要是跟海洋“沾边”的事情,

它似乎都能干,还干得相当专业!

这所高校“凭借什么”保卫海洋?

海洋强国,首先要保障国家海洋领土安全,海军装备则是重中之重。上世纪50年代,美苏等国的核潜艇接连研制成功,看着我国上万米的海岸线,毛主席话语激昂:“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

“作为我们科技人员,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掷地有声。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让这艘核潜艇的“核心脏”动起来的,正是这位“只争朝夕”的大工校友彭士禄。

驱逐舰是海军又一主力作战舰艇。1999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舰”的深圳舰正式列装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代表我国海军多次出访,蜚声中外。为这艘驱逐舰改进动力系统的人,正是大工校友汪福瑞,他曾参与主持我国海军三代驱逐舰设计。

有了核潜艇、驱逐舰,我国的“海上保卫战”自然如虎添翼。但要真正震慑外敌,构筑“海上长城”,航母这张王牌必须要有!为圆航母梦,大工人再次披挂上阵,参与多项科研攻关。从2012年到2019年,“辽宁舰”“山东舰”两艘航母相继下水,七年磨一剑,航母梦终成。自此,我国实现了航母从无到有、从“舶来品”到“中国造”的历史飞跃。

大国重器,海上骄傲。从核潜艇、驱逐舰到航空母舰,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果如今正为蓝色国土保驾护航,任谁看了不得夸上一句:大连理工,可真行!

这群人在海底“发现了什么”?

海洋强国,开发海洋也是重要一环,海底自然成了各国必争之地。根据国际海底管理局相关规章,哪个国家最先探测到海底资源,并提供相应数据和资料,就能获得优先开采权!

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工人又一次“站”了出来!

“潜龙”系列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是我国自主勘探深海资源的利器。作为“潜龙二号”“潜龙三号”的总设计师,大工校友刘健带领团队探索研究几十年,最终实现国产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

勘探是前提,采矿是目的。如何把海底矿产资源运输到陆地上来,是大工教授邹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国首套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长远号”,则是她给出的答案,让深海采矿像“喝珍珠奶茶”一样,将矿产这些“珍珠”吸上来。原理听起来简单,背后的技术却是我国完全自主独有的。

可燃冰被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但其开采难度不亚于“冰中取火”。面对世界性难题,大工人依然没有退缩。由宋永臣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成果,不仅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更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大工人眼中,开发海洋也许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下海勘探、水中采矿,不过只是“小试牛刀”,大工人在海里能干的事情,还有很多:解决海下通信问题、建造深海粮仓、淡化海水……从能源安全到粮食安全,大工人干出的每一份成果,都力图将“大工蓝”融入“海洋蓝”,用无声的行动向国家表明了决心,能别人所不能,做别人难以做!

造船,建港,架桥,真有这么全能?

600多年前,郑和曾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作为一所在海边“长大”的高校,大连理工大学深谙此道,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不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发展海运,首先要有船。据记载,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船,而中国人擅长造船这件事,彷佛也刻进了大工人的DNA里。中国第一艘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全球首艘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原油船、全球首艘VLCC风帆船、全球首艘VLCC智能船…..将“大工造”融入“中国造”,创造出中国乃至全球船舶行业的新记录,大工人这份敢想敢做的魄力,属实令人动容!

身为海上工程的一把好手,大工人的追求自然也很高,不光要造“自己”的大船,还要建“自己”的港口。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渔港“大连渔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原油输出港“大连新港”,一个曾是亚洲最大的渔业基地,一个可靠泊十万吨级油轮,为大连市海上贸易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别人不能造的桥,我们能造;别人能造的桥,我们造得比别人好;别人能造且造得好的桥,我们的费用要比别人少。”谈及造桥这一看家本领,大工人还真是一点也不谦虚。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中国首座双层钢桁架悬索桥——星海湾大桥,这些举世闻名的桥梁工程,也少不了大工人的设计和参与,也难怪人家有如此自信,毕竟实力才是最大的资本。

大船拔锚起,逐浪驶远方;港口通贸易,四海皆朋友;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让蓝色理想成为现实,让海上奇迹写上“中国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也许就是大工人的可爱与可敬之处。

浩瀚的海洋凝结着深蓝的梦想,在向海图强的路上,大连理工大学的实力和地位已然有目共睹。2022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连将强力打造东北亚海洋强市!细细想来,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许关键就在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