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考研(对外汉语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对外汉语考研,对外汉语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点击加入)

专栏作者:纸鹞

出版社小编,福州人。求学时主攻语言学,工作后转战历史学和文献学。

△ 配音真鸟囝 | 吱吱啊

(小提示:点击文中蓝色图标,可跳转福州话字词释义及读音)

“衣服虽穿得多,不见暖,脚手冷得要断。”

“这样闹热的时景,我们也到街上并各庙里去看看玩玩么,好不好?”

“他弄一把小刀,低低大的,藏在指甲里。”

“官模又好,人又生得好,真真爱死人,好看不过的。”

“手脚”说“脚手”,“热闹”说“闹热”,“低低大”的说法似曾相识,“生得好”简直就是福州话形容人长得好看的完美翻版,本福州人要疑惑了,这是一本什么书?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它竟然是两三百年前福州人写给琉球人的“对外汉语教材”。

从明洪武五年( 1372年)开始,中琉之间的朝贡关系持续了五百余年,大批琉球“勤学人”来华留学。无论是留在福州学技艺、做生意,还是前往北京报到、朝贡,都需要掌握中国的语言,官话课本便成了这群人的必备教材。而福建福州,作为官方唯一指定的中琉交往口岸,在安置大量琉球留学生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口语教材。

如今我们常常打趣南方人口中的普通话不甚标准,将广式普通话称为“广普”、四川普通话称为“川普”等。当地人口中的普通话,往往掺杂着方言特有的词汇或语法,虽说也是普通话,却总带着点地方特色。例如广东人喜欢说“你走先”而不是“你先走”,四川人则常说“巴适”、“安逸”,都是混淆了母方言和普通话,不小心“机械类推”的典型说法。

琉球官话课本,虽说是官话教材,字里行间却也避免不了作者母方言的深刻影响。多亏了这些活泼有趣的日常对话,我们得以管中窥豹,看看当年的福州式普通话的模样。而书中校注者的解释,不仅对极具地方特色的白话词语进行释义,还联系如今的福州话,说明词语可能的理据或是与此相关的地方风俗,则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年的“福普”与如今福州话的关系。

就拿当今福州人口中最为常见的“满”来说,福州人口中的普通话常有“满去”“满说”“满看看”之说,初来福州的外地人一听就云里雾里不明所以,真问起来,我们这群本地人却也很难准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

反观这小小官话课本里,“满”字可也是满天飞,校注者则告诉我们,福州方言词中的“ ”乃是“无妨”的合音,语音折合成普通话,便成了“满”。

那么这个“罔”,在福州话里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则表示随便、不怎么正式的那种,比如“罔讲几句( 随便说几句)”。二则表示姑且、凑合,比如“无乇好食,罔食( 没什么好吃的,凑合着吃)”。三则表示无所谓,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比如“这出戏我看过了,有阵罔介去看( 这出戏我看过了,有伴也可以再去看看)”。此外,还可以用在“X罔X”结构中,表示“虽然”,比如“者龙眼大罔大,儥甜( 这龙眼虽然大,但不甜)”。

这么一解释,福州式普通话里的“满”的由来及使用的各种场合,就清晰了。

除了纯语言学的释义之外,校注者也联系了福州本地民俗习惯对课本中的一些特殊词汇进行考证。如“境社”一词正是人们对供奉当地土地神的社庙的称呼,北方称“社”,福州方言则称“ ”,官话课本中的“境社”则是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合璧词。

《琉球官话课本三种校注与研究》一书,收录三种写于18世纪的官话口语教材。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汉语基础,书中对话多简短有趣,故事性极强;同时又由于作者或修订者多是福州本地人,字里行间“福普”尽显,是了解18世纪受方言渗透影响的福州式官话的难得材料。读者从中在品读18世纪福州市井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根据校注者提示,领略两三百年前福州官话的独特魅力。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年轻人使用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你是95后、00后,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你来投稿。

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讲不好也不要紧,我们都是,敢讲最重要

来源:悦号

关注福州晚报

获取更多资讯

对外汉语考研(对外汉语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赞 (0)